东营科技职业学院打破传统专本教育壁垒,构建五年系统化贯通培养体系,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储备一批既有理论基础又有实践能力的高技能人才。

在东营科技职业学院信息工程学院,2025级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专业的新生们正在上计算机视觉基础这门必修课,和往年不同的是,该专业第一年开设“3+2”专本贯通培养模式,学生们可在本学院就读3年专科后,通过转段考试到山东石油化工学院就读2年,即可获得本科毕业证。
“我的高考成绩是472分,这个分数段是选不到好的本科院校,选择专科的话又不甘心,所以我选择了‘3+2’这条路径,我觉得这个专业未来的就业前景是比较不错的。”东营科技职业学院学生侯硕佳说道。

今年,学校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专业共招收了29名学生,课程设计上,学校系统构建了理论实训一体化教学体系,除编程基础外,还开设了《人工智能导论》《Python数据分析》等前沿课程,帮助学生及早建立技术认知与系统思维。
“相比传统的专升本教育模式,我们更注重于让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能够主动参与项目,提升动手操作能力,我们新设了人工智能核心技术应用、大模型开发与实践等课程,更符合当下产业对应用型、技能型AI人才的迫切需求。”东营科技职业学院信息工程学院人工智能应用技术专业负责人孙涛涛说。
为支撑高质量教学,学校在师资方面选派兼具理论素养与企业经验的“双师型”教师任教,并定期邀请本科院校教师开展讲座与指导,帮助学生提前适应本科阶段学习要求。
“我们围绕本地石油化工、橡胶轮胎重点企业,搭建了跟企业需求对口的课程体系,并建立了人工智能工匠工坊、产教融合实训基地,配备了人形机器人、人工智能物联网实训箱等设备来保障实训教学。我们通过专本贯通式培养,为东营乃至山东的区域经济数字化转型,输送一批‘用得上、留得住、发展好’的高技能人才。”东营科技职业学院信息工程学院院长王婧说道。